高科技能跨界吗?
最近,“跨学科”和“交叉研究”在国内非常热,不少学者也意识到,传统的分科制在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方面的局限性。于是,在清华、北大等高校,不同院系之间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共同成立研究中心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 然而,这种“搭伙”的方式就能解决学科间壁垒高、融合难的问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至少在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联合”,即两个或多个院系的学者们为了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而临时拼在一起,完成选题、立项、研究、论文发表等一系列工作。
这种形式的联合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壁垒——因为大家本来就没有物理壁垒,需要跨越的只是心理障碍罢了。但是,这种联合有没有后续,能不能延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本身能否成功。如果项目完成得顺利,当然最好不过;就算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遇到难题无法继续下去了,毕竟大家曾经一起共事过,总有互相认识和学习的地方,以后碰到也可以有所照应。 但问题在于,很多所谓“交叉”的项目,其本质仍然是单一学科内部问题的延伸,只不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原本在单一学科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机会而已。在这些项目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传统的学科分类,只不过在某些环节上,它们需要更多借助其他学科的助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但无论如何,这些项目的核心仍是由某一位或者几位专家主导的。
真正让学科之间碰撞出火花的“跨界”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两大条件:一是不同学科间的“隔行如隔山”,二是新的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超越了单个学术领域能够解决的限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单纯依靠某个领域的智力资源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必须通过跨界,汇集不同领域的人才和力量,才有可能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发起的旨在促进交叉研究的计划,恐怕很难取得多大的突破。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计划的出发点仍然是以某一学科的专家为主,只不过是希望获得其他学科的一点“旁支细流”而已。这样的“输血”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单学科发展的模式的。真正的“跨界”应该是相互赋予的——给不同学科赋予全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赋予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力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