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贷款合同号?
贷款合同号,是银行对企业贷款进行编号,以便对帐,监管等。合同号,指双方签订经济合同的编号,一般由签订合同双方企业代号与签订合同日期组成。合同文号即合同编号,是为了表明合同缔结当事人的名称、合同订立的时间、地点、根据什么文件签订等内容的名称,如“94字第0807号”,指的是1994年8月7日签订的建设施工合同,以便查对。
交易双方交易时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都有固定的编号,包括合同或协议签订的时间、交易商品或劳务的名称、交易数量(单位)、金额等。合同或协议一经签订,其相应的交易事项即告成立,买卖双方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所以,贷款合同同样需要合同号,以便后续查询。
2017年10月,银监会公布了《互联网金融暂行条例(草案)》,明确提出“网络贷款平台应当向借款人明示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2018年1月,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网络借贷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出台《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亦明确要求“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借款人和出借人充分披露知悉的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具体信息,包括:借贷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违约金等”。但时至今日,在监管规定仍为落地的情况下,网络借贷行业的实践却已经进入“寒冬”。
P2P是一个完全缺乏监管的行业。在“逃废债”现象和催收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行业大量平台已处于半停止状态,甚至已经直接上演了炸仓崩盘、跑路失联等悲剧。即使那些依然在正常运转的平台,其所面临的高成本、低流动性却已使之沦为“名存实亡”的空壳子。
根据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价值研究》报告,截止2018年年初,全国已发现网络借贷平台2437家,正常运营平台1283家,部分运营232家,停止运营903家;截止2019年6月30日,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788家。从2016年以来,P2P网贷平台年复合下跌率接近9%。
在过去的2018和2019两年里,P2P网贷平台的倒闭数量已经分别达到了1209家和493家,分别有超过10万和22万名出借人受到影响。截至目前,还有90家网贷品牌还未发布停业公告,未能发布具体兑付方案。而在已倒闭的1610家平台中,仅有4家提供了正式的兑付方案,8家进行了紧急止损的“三降”操作。
在P2P网贷行业“乱象”调查中可以发现,“自融”是其一直以来的顽疾。“自融”指的是没有开设新的融资工具,线上平台没有独立募集资金的能力,实际上是一家名义上的信息中介机构,实际上却是自我融资自我担保的违规现象。以“深圳普惠在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其早在多年前就因“自融”问题被广东金融监管局于2016年7月26日予以行政处罚。之后,该公司又于2017年6月27日以“变更业务模式”为由,变更了经营范围。但该公司还是未能彻底戒掉“自融”的坏习惯,在被深圳监管局行政处罚之后,其2017年依旧有52.86%的资金用于“自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