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原因?
不切实际的高目标、高要求,与目前的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异,是大多数基金经理离开的原因。 做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博时,华夏,嘉实这样的公司在业内的传统大公司的模式,叫作自营为主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的资金自己去运作,赚了多少都是公司的;另一种就是以易方达,南方,汇添富为代表的公司,以委外投资为主,就是把钱外包出去,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自己只收管理费。
这两种模式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适应的风格和策略不同而已。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要判断自己更适合哪种风格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就会导致很多基金经理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觉得自己适合某种模式,所以去应聘,但是到了新的环境之后却发现并不适合,于是就产生了离职的念头。
当然,还有一部分基金经理是因为行业人才流动导致的被动离职。比如从一家基金公司到另一家基金公司。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基金经理有自己的创业梦,就想自己做点事业,于是就会选择离开现有的公司,自己去开创一片天地。这类基金经理一般都是有比较多的金融行业的资源和人脉关系的,所以风险也不算太大。 我认识的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有的最后选择了去做私募,因为可以更自由地配置资产,不受规模掣肘,实现更高的收益;还有的去了大厂或者创业公司做风投,因为有着较强的行业研究能力以及基金管理经验,在VC领域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也有部分基金经理会去金融机构做中后台的工作,像IT,运营,HR之类的岗位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要做基金行业,核心的逻辑还是没有变的——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预期收益率曲线,其次要有支撑这个收益率曲线的合理的策略或者是模式。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要想追求很高的预期收益率,那就要做好承受相应风险的准备,这一点是无法避开的。 同样,如果想通过组合的不同标的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结构,那也要做好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因为需要更加认真地选择每个单独的标的,并且控制好单个标的的比例。
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所以对于那些刚入行的新人来讲,还是要先想清楚再开始——否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