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看重企业什么指标?
最近很多客户问,看中了某家银行的授信产品,但是自己的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属于中小微企业,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获得该行的贷款支持呢;又或者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在银行眼里信用等级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有没有办法提高信用等级从而获取更优惠的贷款利率。 以上问题其实归结于一点,企业的信用等级该如何评定。在商业银行眼中,企业实际上可以被分为优质、一般和不良三个层次,不同层级的企业其面临的融资成本和机会是不同的。 而影响企业信用级别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企业经营情况(营收、利润等指标)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特征(违约历史、担保方式等)都会纳入银行风控的审核范畴。 但是这些内容只是决定企业信用级别是否具备的条件和基础,真正确定融资成本的关键要素是企业信用风险,而企业信用风险则取决于企业客户的经营风险和交易结构的设计。
如果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任何企业都至少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商业信贷业务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金融风险,是指借款人或者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产生的资金损失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一旦客户发生逾期还款或者拖欠款项,银行就会面临信用风险,因此做好对于信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是确保银行资产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目前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衡量主要参考国际评级机构的评分标准,例如标准普尔的公司评级方法将评级对象分为消费、商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各有不同,共计160个评级元素。商业银行会根据客户的不同划分进行相应的评分,然后将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常银行在为企业办理借款手续时除了会审查企业的资信状况外还会考察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实际控制人(以下简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以综合判定该企业的信用水平。 如果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个人征信良好则意味着企业对银行融资的潜在风险较小,银行对企业的放贷意愿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则银行会对企业进行“惜贷”甚至“拒贷”处理。所以企业和个人一起做好准备才是正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