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熔断是什么时候?
1987年10月19日,在美国股市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那天,道琼斯工业指数狂跌22%;一天之内跌幅超过508点,创下了美国证券市场史上最大的悲剧性一日;这一天也被视为全球股市波动性的里程碑;纽约股市暴跌致使全国股票市场都陷入混乱之中。
当时还没有熔断机制的设置,但市场还是受到巨大冲击.美联储当天紧急宣布大幅提高贴现率(银行向美联储借款的利率)到15%,并决定购买政府债券以增加市场上资金的供给量。这一措施未能阻止股市继续下行.
1988年美国国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黑色星期一”事件原因及应对措施,其调查报告指出,那次股市崩盘的原因在于金融体系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和漏洞,建议建立一种新的应急反应机制,即在股市下跌时实行暂时停止交易。这个机制被命名为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
根据该机制,当标普指数在3日内连续出现涨跌停时,交易所将暂停交易1个小时;如果当日跌停板状态再持续一小时仍未被打开,则第二天早盘再停盘一小时,次日开盘再按正常交易原则进行。此后又陆续引入了其他两种熔断机制:当标普指数在1周内连续两次触发熔断时,暂停一周的交易,即“周末熔断" ;当标普指数在一个季度内连续三次触发熔断时,暂停整个一季的全部交易,即“季末熔断"。这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美股熔断机制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