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师多点?
新出台的《关于推进健康医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支持医生多点执业”是一个亮点。 文件指出,深圳将完善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和监管制度,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探索实行医学专家工作室、客座医师、客座教授等市场化机制。而“多点执业”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对医务人员来说,多点执业可以开拓视野和提高能力,对医疗机构而言,则可以实现人才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但需要明确的是,医务人员的“多点执业”是有严格限制的。 在政策中,“多点执业”被定义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医疗机构同意,到本市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技术援助或开展诊疗活动的措施。 也就是说,深圳的“多点执业”仅指市内多点,并不包含异地多点。这也是由当前的医保政策规定所决定的——目前还无法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因此不能异地报销,自然也就没有异地多点执业的概念了。
同时,“多点执业”也仅限于执业医师和主治(主管)医师,且必须在卫生计生委备案;而护士则不得参与“多点执业”。 当然,在政策中,也有对“多点执业”的约束性条款。首先,是主体资格的约束——“必须具有2年以上相关专业的临床工作经历”;其次是行为的约束——“不得单独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以多点执业名义违规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在多点执业期间,须签订协议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要求”等等。
从总体来看,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实施,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多点执业的壁垒也逐渐被打破。这既有利于医务人员个体能力的发挥、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也是构建有序高效医疗生态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