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资什么时候开始?

令狐子贝令狐子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入场的时间点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毕竟你就算提前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进入市场,在操作上也不会有本质的影响——除非你在买入的时机选择上能够比巴菲特更精准。但即使如此,也根本拉不开多大的收益差距。 因为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的时机,其实都是很容易预测的——只要你的判断是建立在大概率事件的基础上而不是妄想能够抓住每一次的交易机会(否则你就该去抢银行了)。 所以,与其纠结于“买早了”或是“买错了”,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自己会买入这些标的——你的逻辑是什么?是否合理?是否有根据?能否自圆其说?

如果你能在入场的时机上做到游刃有余,那真是再好不过。但是这显然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以及一些刻意的安排和布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入场的时机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你哪怕晚几天介入,也不会对最终的收益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反,你更应该好好思考的是,你为什么要入场?你为什么要在今天买入而非昨天或者明天?你的买入理由是否充分且真实?是否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交易方案? 如果你能想清楚这些问题并且找到答案,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无论你是否买到了最低点,你至少是买在你认为合理的价位区间内,而不是被情绪和贪婪左右,盲目冲入市场。

总之,最好的入局时间点,其实就是当你做好准备并愿意付出行动的时候。

臧海港臧海港优质答主

从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建国以来,中国的投资率基本呈现一个N字型的增长趋势。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投资率快速上升,从1953年的25.6%提高到1957年的34.1%,再到1978年达到38.3%的高峰。之后投资率开始逐渐下降,1998年达到29.6%的低点,其后又开始逐步回升,特别是2002年以来,投资率开始持续、大幅度提高,到了2008年上升到43.5%,重新回到了建国以来的高位阶段,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5.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中国的消费率呈现N字型的下降态势。在1952年到1957年间,消费率基本保持稳定,之后开始一路下滑,在1981年下降到55%左右;之后又开始回升,并在1981-1997年间基本保持在65%-70%的水平。随后开始再度下降,近年来已下降到50%-55%的水平。可以看出,投资率的变动与消费率的变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反向性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