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怎么杠杆?
债券基金的杠杆主要是通过买入回购来进行,也就是证券公司融资(融券)。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名词的区分,那就是“质押”和“回购”。虽然两者都含有“购回”的意思,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其中,质押是以所持有的股票或资产作为抵押、贷款买入股票进行短期投资,资金利用率一般不高;而回购是交易双方以有价证券作抵押,以买卖有价证券的方式实现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所以债券基金想要加杠杆的话其实就只需要找到可以提供质押的机构就行了。目前市场上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该业务的券商和信托都有很多,比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平安信托、阳光信托等信托公司。 那么如何使用这项业务给债券基金加杠杆呢? 以阳光信托为例简单介绍加杠杆的操作流程—— 首先,投资者需要挑选适合自己资金的杠杆比例,一般来说,基金规模越大,可融资的比例也相应扩大;其次,按照市场情况适当预估资金成本,包括交易费用和监管费用。最后,选择合适的融资通道,目前市场中有券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套保以及信托新产品等模式。 在操作上较为常见的是先买入标的资产(如国债),然后选择将标的资产卖出的时间点,在价格高位时卖出标的资产,从而实现资金在低成本的融资。
当然,除了借助外部渠道进行融资外,债券基金本身也是可以进行摊薄投资的,不过这种方式对于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要求更高,因为一旦市场下行,基金需要进行补仓或者追加保证金,往往会陷入被动局面。对于缺乏建仓时机判断能力的基金管理人,最好不要轻易采用这种方法增厚收益。 最后需要提一下风险问题。由于借助外部渠道融资往往存在无法如期偿还的风险,所以选择的融资路径是否安全是很重要的。如果市场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基金还可能会面临因仓位较高而导致的较大损失。
杠杆基金分两类,一类是场内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用基民钱买债券,B类份额收益高,但风险也高,净值涨的时候收益高过A类,跌的时候也是。第二类是常规债券基金使用债券质押式回购,放大投资杠杆。第一类基金B份额风险太大,不适合低风险偏好基民操作,重点推荐第二类基金的操作方式,这类基金普遍叫XX增强债券型,比如汇添富增强收益C。这类基金杠杆是合规的,上限为140%。相当于把所有份额基金资产放大1.4倍投资债券,也就是相当于100万份额的基金资产可以用来投资140万以上的债券。
1.140%杠杆是怎么实现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比普通纯债基金和杠杆基金的区别,普通纯债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法为:申购上市流通的债券,债券涨了基金净值就涨了,跌了就净值下跌。而杠杆基金在债券配置上不一样,它在买入债券的同时进行债券式质押式回购,也就是把基金配置的债券质押借钱给基金继续再投资债券。比如3月1日,100万基金份额投资80万的债券,再用这80万债券为质押,回购20万短期资金,再投资成债券,合计持有80万+20万=100万债券,这就是120%的杠杆率。债券基金杠杆率在不考虑交易利息的情况下,杠杆率越高基金净值收益越高,就是这么个原理。
2.140%杠杆率的债券回购怎么做?
债券基金的杠杆率=基金的久期/基金净资产,久期是债券价格相对于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指标,具体看这张图片
所以,想要做140%的杠杠率,只需要提高基金到期收益率就行了,债券基金的收益率跟到期收益率成正比,到期收益率越高,买入收益率越高。所以,只要买到长期债券,再进行债券逆回购,就能轻松放大杠杆率。
当然了,实际当中这么干风险有点大,容易踩雷,实际的杠杆基金的持仓一般是投资中长期债券,用中短期债券做质押去做债券式回购,在回购期间用新投资的债券再做下一次回购,反复循环,用较低成本来保持杠杆基金120%~140%的杠杆运作。由于140%杠杆率是红线,基金要保持较高的净值增长,就必须选择高票息债券(也就是利率高些的),只要高票息债券没有违约,债券净值就能保持较高速增长。
但是,高票息的债券违约可能性相对于低息有票息债券大概率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推荐低风险基民操作这类基金,因为低风险基民很少操作信用债,在选择高票息债券方面经验不足,容易踩雷。假如杠杆基金的120%的杠杆率操作,选中了高票息债券,那么,债券基金就能保持比无杠杆债券基金高50%~70%的收益,但是一旦所选债券违约,损失也将成倍数增加。
所以,操作债券杠杆基金,本质上是承担了较高的风险来博取较高收益,低风险偏好的基民可按照上述步骤来,多挑选历史回报率高,无踩雷记录的债券基金。
最后,债券基金的杠杆率其实与投资债券的价格成反比,价格越高,杠杆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所以,在牛市里,债券基金的杠杆率会限制基民收益。比如今年1月31日~2月24日期间就属于牛市阶段,长债ETF收益达到2.46%,但是杠杆债基收益只有4.26%不到1.6倍杠杆率。所以,低波段的牛市不建议购买杠杆债基,因为杠杆率限制了基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