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如何做基金?

侯椋侯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基金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金的收益,另一部分是超额收益。所谓“本金收益”,很简单,就是买入并持有得到的风险收益率(这里忽略掉风险补偿);而“超额收益”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在“本金收益”的基础上再做点什么来获得额外的收益。当然,有些策略可能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收益来源,不过后者的占比通常非常小。

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在合理有效率的情况下,其长期收益应该等同于该指数的收益率。主动股票型基金主要追求的是超额收益。 既然已经确定了目标,接下来就是要设计一个方案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个方案的主体就是以合理成本构建一个能追踪指数走势的投资组合。

以沪深300为例,其成分股共有400只,假设每个季度调整一次仓位,那么一年就需要16次交易(每年四个季度)。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每年可以完成80%的仓位决策(即16次中的12次是正确的),并且每次都是早盘竞价下单,那么在不计佣金和手续费的前提下,其每年需要花费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日。考虑到大多数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以及很多新锐基金的管理人其实都只有三十出头的年纪,可见他们工作的勤奋程度。

当然了,这仅仅是粗略的计算,实际情况要更复杂一些。比如,并不是每一个季度都需要重新构建组合(当季新进的股票不需要卖出),也不是每一只个股的交易都会立即反馈到净值中(由于单票持股比例限制,可能需要拆分)。不过时间消耗还是相当大的。 如果单纯靠基金经理自己进行仓位决策和市场跟踪,其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所以目前市场上多数的被动式股票基金都采用委托投资的模式,即将上述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做。但不管是自聘还是外聘,总有一个核心的团队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调度,并在关键时刻(例如在市场急速变化的时候)对仓位做出决定。

昝琳橘昝琳橘优质答主

基金经理,是负责投资的人,需要作出投资决策。从投资决策的流程来看,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宏观方面,基金经理往往需要对于海外经济、国内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情绪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仓位和结构的配置建议。比如从海外经济和国内经济分析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分析未来市场流动性和经济发展支持条件的变化;从市场情绪来分析股市、债市等变化的趋势。

在结构配置方面,比如对于股票市场中的风格配置,往往会从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因素、盈利情况、估值情况、景气度情况等综合分析来进行配置。微观分析方面,基金经理需要作出具体的资产配置,比如需要作出哪些股票和债券的配置。如果对于一只具体股票需要作配置,一般会作公司的基本面分析。

对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最核心的是三要素分析法,即增长、盈利、估值,也就是分析公司的成长性、创造利润的能力以及是否被低估。

当然,具体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有所差异。比如对于消费类股票,往往会深入研究其需求变化和竞争格局。对于医药类股票,会深入研究具体的治疗方案、适应症和临床试验等。对于科技类股票,会深入研究专利、技术、研发等。对于周期类股票,会深入研究其库存周转率的变化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