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为什么暂停?
这个事吧,说起来很奇葩的
简单点说就是:某外资基金(应该就是安本投资)和国内一基金公司(应该是博时)有资金往来的结构,通过这个结构,外方可以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再换成加元,加元再换成美元然后还给中方的基金公司。(这里不要纠结具体是什么币种,都是为了解释方便而假定的两个非主流币种) 按照一般跨境交易的流程,这交易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笔资金的用途上。据说是用来给一家国内的公司贷款的——这家国内公司好像是从事汽车贸易的…… 可能大家不知道这对一个基金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来简单的说个数吧:按照规定,一家公司对外借款的额度是不能超过净资产的40%的(这个规定是满足流动性需求的,也就是你临时周转一下是可以的,如果是长期借款,或者用于其他目的的话是不可以超标的)!
那么按照这个算法,一家100亿净资产规模的基金公司,对外借款额度不能超过40亿,如果超过了,就有违反监管规定的嫌疑了(虽然未必真的会有处罚)。 问题是现在的基金行业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是一个整体缺资金的状况。为了鼓励基金业发展,相关部门是极尽优惠之能事的:税收上按5%征收(比一般商业贷款要少很多);融资上只要备案就可以轻松借到钱(而且由于缺乏竞争,往往利率还相当高)。在这种极度宽松的环境下,大家都处于一种无节制融资的状态——毕竟太容易了,随便弄个产品备案就好了嘛!至于借款用途,反正都是打点一下就放款的,谁管你是拿来炒股还是干什么,反正都只收一点手续费而已。
但是对于有些基金公司而言,他们本身是有业务的,不是那种纯粹靠收手续费为主的基金公司。对于他们而言,按照规定借款额度不能超过净资产的40%真的是很严格的,因为他们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的流动资金——因为业务开展需要,他们已经申请了特别贷款额度,这个额度一般是高于流动资金需求的。
所以到了这种情况下: 外方的基金公司想还钱(因为本来就不是自己的钱,而且还要支付手续费) 中方的基金公司想借钱(自己确实有业务要开展) 但是按规定,这钱又不能这样直接贷来贷去,因为在监管层面这是违规的
于是双方一琢磨,那就搞个结构,先让外方把资金换成加元,加元再换成美元,最后由中方基金公司申请贷款,把钱贷出来,再把加元换回美元,让外方基金公司把钱还给安本投资。(这简直就是完美!既解决了外方基金公司还款的问题,又满足了中基公司借贷的需求,而且还符合监管的规定)。
但是,问题是,现在外汇市场并不是完全自由兑换的,加元和美元之间也是有汇率的,而且这些汇率是会波动的,这种波动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是无限制的。 如果外方基金公司换回来的美元金额大于当初换走的人民币金额,那还好办,他们只需要再补进相应的人民币即可。但是如果换回来的美元金额小于当初换走的人民币金额,那就是亏损了,如果他们不补进差额部分,那中基公司就亏钱了。当然,从理论上讲,中基公司完全可以要求外方基金公司提供等额的货币或等额的商品(比如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的美元结算),但是这里涉及到一个监管的问题,既然都已经走到结构性换汇这一步了,再层层追究下去,谁知道会查到什么样的黑历史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