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指标有哪些?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兰格提出“国有化”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危机;5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主张政府干预市场;70年代,经济学界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学派,倡导自由放任主义;90年代以来,在新古典主义之后形成了一个以“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为主导的“新正统”,这四大流派各自的理论观点可以互相补充,但又各有侧重。 社会主义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等学派则从特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分别强调市场或政府的作用,并力求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优的。但无论如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1.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过程。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等。这些市场机制是否有效运行是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作的基本前提。
2.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工具。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公债两个渠道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调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信贷、存款准备金率等中介目标,调节金融市场,进而实现总量与结构的宏观经济调控。这两个政策工具如何操作,在什么范围内操作,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
3.微观经济政策 微经济技术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企业的高效运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主要有产业组织政策、行业规则和政策、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等等。
4.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主要是指一国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政策、利用外资和外债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内容。 除了上述四大类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收入分配政策、环境政策等也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