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查看待校园贷款?
对一些人来说,借贷消费并不陌生,贷款上大学、贷款买车、贷款买房已司空见惯,美国和新加坡的大学生更善于使用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等金融工具。对我国许多学生而言,消费信贷则是一种全新的事物,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如何对待校园贷款,关键是掌握一个度,切忌过于草率或武断。
校园贷款作为新生事物,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不足甚至丑恶的一面。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积累个人信用、培养理财能力,满足改善型和投资型消费需求,从长远角度推动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高利贷”横行、诈骗增多、不良信息传播泛滥,一些学生肆意挥霍、过度超前消费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压力,有的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纠纷,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因此,一方面,应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以更务实的视角去看待,既要积极顺应大学生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又要做好引导,使校园贷款在“度”的范围内运行;另一方面,应多方发力,健全管理机制,尽快遏制“高利贷”、诈骗和不良信息传播,积极防范和化解大学生不良债务压力,实现校园贷款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