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是什么?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起源 这次“大萧条”起源于1929年的股票市场暴跌。在1925年到1929年间,美国经历了长达4年的经济增长期(称之为“柯立芝繁荣”),在此期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保持较低水平。 在1929年初,美国股市一路飙升达到历史最高值。然而就在这一年,从春夏交替之际开始,股市连续暴跌,并持续到了第二年。这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一”。
在股市暴跌之前,大量民众和机构纷纷加入投机行列,希望趁此大赚一笔。当然,最终这些投机者无一例外地都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为了挽救危局,美联储先后大幅调低利率,并将利率锁定在了接近于0的水平,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狂潮(即所谓的“救市计划”)。然而,此次投资狂潮仅仅推高了资产价格,并不能够实质性提振经济。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启动了大规模公共工程来创造就业岗位,但此时已为时已晚。
1933年,美国大规模失业的人数已经达到1700万人,占当时全美劳工总数(约6000万)的28%,整个社会贫困潦倒、怨声载道。 面对巨大的社会风险,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并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New Deal)以扭转困境。尽管这些新政在短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的痼疾,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利用战时机动性,实施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产业投资策略,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崛起。 美国的“大萧条”与我们现在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另一个国家出现失衡是十分常见的情况。当一国外汇储备不足时,通常会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满足需求,此时本币会贬值,外币升值。在这一过程中,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则会变得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往往不是单独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旦有一个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他国家也可能会争相效仿,继而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竞相放水。在此情况下,国际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那些实力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可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来迅速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