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要退出吗?
1.首先,肯定地说,分级基金不会消失。 2.其次,从历史数据回测来看,目前分级基金的运行还是相对稳定的,对投资者来说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以国泰量化策略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分级基金情况类似),该基金成立至今共发生过4次净值翻倍的情况(2013年夏季那波牛市、2015年春季那波牛市、2016年底、2017年中)和5次净值跌去一半的情况(2012年末、2013年春、2013年末、2014春、2014年末)。对于这样一只业绩基准为沪深300的被动型指数基金而言,这样的涨跌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012年至2016年间,上证综指年均下跌约1.8%,创业板指数年均上涨约7.2%;同期,国泰量化策略累计上涨约188%。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2015年的股灾中,国泰量化策略一度下跌超过70%,但随后很快反弹回来并创出历史新高。这说明在产品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分级基金具备抵御市场单边下跌的风险和能力——只要持有期限足够长。当然,前提是基础资产选择好,风控措施得力。
3.目前国内分级基金总体还是处于“小众产品”的状态,发行规模较小。这与国内投资人对这个品种的认知有关,也与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相关。事实上,除了通过改变底层证券的比例配置外,还可以采用对冲手段进一步降低波动率从而增加收益。在国内目前的监管框架下,还有一些规避杠杆的方法,市场空间很大。 未来随着人们对这一产品的了解加深以及基金公司的创新意识增强,分级基金一定会开发出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并得到更大发展。
分级基金是把一只基金分为A类份额和B类份额,这种分级,不是在资产上进行硬性的分割,不是说我的本金的50%是A类基金,50%是B类基金,而是通过净值收益的分配进行不同的安排,形成风险收益不同的两只份额。
B类份额需要向A类份额支付约定收益,自己承担剩余部分的收益风险。有的约定收益是固定的,有的是浮动的。
由于B类份额基金净值上涨时,A类份额收益也会水涨船高,因此B类份额要给A类份额更多的额外补偿,这样B类份额只能通过“杠杆”放大投资杠杆,相当于借了A类份额的本金,放大B类份额资金投资规模。因此A类份额相当于将闲置资金出借给了B类份额,获得相应的约定收益。A类份额相当于低风险理财,B类份额相当于放大的杠杆基金(有的可以1.5倍杠杆、2倍杠杆,最高达到3.3倍杠杆投资)
分级基金设计目的,就是给客户提供具有杠杆特征的工具化产品。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分级基金主要风险点有二:
一是折溢价套利风险。由于市场上基金买卖的交易机制和申赎机制相互独立,导致交易份额与申赎价值之间的偏离,就会产生折溢价。折溢价在二级市场交易品种中属于正常现象,比如ETF基金就会出现折溢价,但由于ETF场内场外转换比较畅通,折溢价率往往并不高,且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但分级基金由于转换机制不畅通的原因,经常会出现较高的折溢价。
二是B类份额杠杆风险。虽然分级B基金收益高,但其“利用高杠杆投资”的特点,意味着其在收益实现时会放大收益倍数,亏损时也将成倍地放大。2018年随着A股行情恶化,分级B出现大幅下跌。2018年年初至4月20日,共有112只分级B跌幅超过30%,占全部分级B基金76.89%。而在此行情之下,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幅仅为23.69%和24.91%。过高的下跌让不少不懂分级基金的投资者承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