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分析包括什么?
不良资产率分析
不良资产主要有应收账款和存货。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应从应收账款的内部构成、账龄、销售政策、应收比重、各子公司或各部门的内部结构分析和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等多方面分析其质量。存货的质量分析,应从存货的内部构成、产成品的比重、存货与销售成本的配比关系和变现能力、存货跌价损失等多方面分析其质量。
不良资产比率越高,流动资产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越大,企业实际变现能力越差,资产质量越差。
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分析,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例关系主要受企业资产的有机构成、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流动资金的需要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有可能形成固定资产闲置,流动资金占用过多或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降低了资产的整体营运能力。
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计提比率和年限对折旧额的影响很大,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或缩短折旧年限,会因为多计提折旧而减少企业的营业利润,这就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尽管这时的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指标较低,由于企业已经计提了大笔折旧,降低了固定资产净值,提高了资产的账面质量。
如果企业计提折旧未遵循一贯性原则,在企业获利不多时,采用加速折旧法或低提折旧甚至不提折旧,而获利较多时,采用正常折旧方法或高提折旧,必然会影响利润的客观性和资产质量。
如果企业有巨额折旧且提足了折旧,未对已经报废的机器设备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会使机器设备的“老化”程度增加,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同时也会因为折旧提取过多,使资金大量沉淀和“老化”,降低资金的实际获利能力,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严重恶化。
或有损失分析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企业之间发生的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规定不得超过2:1,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这种利息支出的扣除制度,主要是为了避免企业利用债务筹资方式,人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也对企业筹资方式形成了限制。因此,在分析资产质量时,应注意这种或有损失的实际情况。
关联交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