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住楼怎么办?

茹子翡茹子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只租不售”。所以从投资角度来看,这样的房子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从实际生活中来看,这种情况又让一些人很受伤——本来买来是想自己居住的,结果突然被限制交易,这感觉就跟“被强奸”一样。 很多投资者当初买这些商住项目就是冲着“租金收入高、购买价格低”而去的,如今这两个优点都变缺点了(租金收入降低,出售亏损),自然感觉自己的钱打水漂了,于是愤愤不平。

其实国家出面限制此类房产的交易是有深意的。过去这类房出租率高,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而现在国家要做的,就是提高商用地产的租金水平,从而倒逼一些经营困难的商户退出,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

以北京为例,过去的商业用房(含商场和写字楼)平均年租金水平大约是在3%左右,但是现在的政策前景可能让这种租金上涨到5%~6%甚至更高。如果一些商户实在承受不了上升的租金成本,那么他们只能搬迁,或改做其他行业,这样城市的面貌可能更整洁,产业也更高级一点…… 而这一切,都是消费者买单。

所以说,国家这一手叫做“消费降级”——用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提升商业用房的价格,从而使得消费者为之前的消费降级买单。 ————————————— 如果单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商住房的确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但倘若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依然还有机会再提升10%~15%,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将会涌入城市,在城里买房定居。

届时,类似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可能会涨20%甚至更多。而在这种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诸如北京的商业房产空置率虽然目前已经很高了,但仍然有可能继续升高。因为中国的大城市与欧洲美国的小城镇完全不同,我们没有像拉斯维加斯那样用来作为闲置房产储备的“荒漠之城”。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现在限商用房地产似乎早了呢?还不如说现在只是预支了一点未来的收益,用于补贴当下的消费。毕竟,当农民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之后,他们肯定会跟城里人一样消费,既然如此,现在多花的那些税,又何乐而不为呢?

丘耀诺丘耀诺优质答主

商住两用房,一般是指建筑使用功能即有住宅属性,又有办公属性,一般这类项目在销售时规划属性是办公属性,其土地的性质一般是商业、办公、工业等非住宅土地性质,但同时在户型设计上又具备住宅的特点或者使用功能。“商住两用房”的叫法是房地产商为了销售的需要叫出来的,并不是实际的物业类型。严格意义上讲商住两用房应该叫商务公寓。

在北京商住政策出台前,北京商住类产品成为继普通住宅、LOFT、SOHO产品之后的一种新的类住宅化形式。2017年政府为避免大量商办类物业以类住宅形式售卖(价格低、不限购等优势吸引购买人购买),导致商办类产品市场属性变异,出台“3·26商住政策”。商住政策出台后,类住宅商住产品销售及贷款受到限制,持有成本增加,商住类产品开始由类住宅回归真实物业属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