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写字楼过剩吗?

茹新敏茹新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国际经验来看,北京目前的写字楼存量并不夸张。 国际上著名的商务区,比如伦敦金丝雀港、纽约曼哈顿、香港中环等等,其写字楼的饱和度(即已建成面积与未来可建面积的比值)都没有超过1.0;而上海虽然整体供应量较大,但静安、徐汇等核心地段的写字楼饱和度也才0.5左右。相较而言,北京的写字楼饱和度达到3.27,显然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了。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尽管伦敦金丝雀港、纽约曼哈顿的写字楼饱和度也不高,但它们都是基于整个城市甚至大都会的概念来考虑的,而北京这一数据则是严格定义在“中央商务区”范畴之内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北京CBD已经很难找到一块规模较大的可供开发的土地建设新的写字楼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北京的写字楼供需比会突然跳水呢?这是因为2016年中央政府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改善北京的人口和交通状况,严格控制首都人口规模,有序疏解中心城功能。自此以后,北京开始大规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而写字楼供应的下降则是因为旧厂改造和旧楼更新的增加。

根据我们的统计,2018年至2019年间,仅北京东部CBD及周边地区就至少有400万平方米的旧厂被改造或拟改造为写字楼,这些项目大多已被列入当地拆迁计划并已开展前期工作。还有大量的存量楼宇改造也在进行中,预计将建成约100万平方米的改造后高端写字楼。

当然,我们并不能忽视新建写字楼带来的新增供应。据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北京目前在建的甲级写字楼项目仍有近1000万平方米,如位于通州区的远洋国际中心、朝阳区的高碑店数字总部基地以及大兴区的亦庄互联网创新产业基地等等。加上交通、配套等方面的有效支撑,这些建成后将会进一步缓解北京的办公需求。

晋香格晋香格优质答主

北京写字楼过剩的言论,主要出自于戴德梁行的研究报告。报告称,2018年北京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将达155万平方米,为历史最高水平,且未来五年年均供应量也将保持在高位。大量供应导致市场压力剧增,报告称,2018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预计不足60万平方米,去化压力非常大。

针对报告中甲级写字楼去化难的描述,写字楼产业资深人士李晓阳认为,甲级写字楼的概念过于宽泛,导致了以上结论。他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甲级写字楼一般为城市CBD区域的高层写字楼。

李晓阳认为以上数据虽然存在,但不能代表北京整体写字楼市场的现状。据他观察,目前北京的乙级写字楼、LOFT办公楼的出租率较高,需求旺盛,价格不断走高,许多园区已一铺难求。

戴德梁行报告显示,一季度通州商务区写字楼租金环比增长5.3%,为租金增幅最大的商务区,写字楼平均空置率仅为5.1%。李晓阳在望京地区从事写字楼产业,他表示望京地区的甲级写字楼目前也处于较“满”的状态。据李晓阳观察,东二环、西三环、大兴、昌平等地的写字楼都有很大的需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