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的dna?
企业DNA,是组织遗传物质的一种隐喻描述。它源自于生物的基因概念,是用来解释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性等问题,如今也被用来概括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些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企业DNA模型最早由Geoffrey L. Moore在《跨越鸿沟》一书中提出。他通过观察IT行业内成长期的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营销策略、产品开发、市场进入都有着类似之处,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的DNA”这一概念。他认为,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DNA,并且这种DNA会代代相传。
随后,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Jim Collins通过研究发现,那些业绩能够长期领先的公司并不是最先成立或是创立者素质最高的公司,而是拥有特殊“基因”的公司。这些特殊的基因就是使得这些公司从平庸走向卓越,从优秀走向辉煌的原因所在。
而之后提出的“优势矩阵”则更为具体地把企业分为6种不同的DNA类型(见图),分别为: 市场领导型; 市场紧跟型; 技术领导型; 边缘突破型; 资源主导型和能力局限型。 在这个矩阵中,每一个象限都代表了不同企业DNA类型的公司,它们有着相似的基因片段,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外在表现。
可以说,上述理论为企业DNA进行了很好的定义——它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和发展方向的内在因素。 那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样的基因才是好的基因呢? 首先,企业需要具备能够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因。正如生物界一样,只有具备适应环境并能长久生存下去的生物才能把基因传递下去,同理,一个企业如果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地位,那么它的基因就是好的基因。
其次,企业的基因还需要体现出可传承性。如果说前一个是确保企业能活下去的条件,那么这一点就是要保证它能活得更好。企业的基因应该是有活力且不断进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基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适应环境和需求,并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