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转债是什么意思?
可转债,又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据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可转债的特点在于其双重属性——债券属性与股票属性,具体而言: 可转债是债券,有约定的票面利率和期限。
在发行后1年内就可以上市交易了(即转股期)。可转债的定价基础为票面利率+到期赎回价-当前市场估值。如果正股价涨得足够高那么投资者选择转股比拿利息更划算;如果正股价一直跌的话那么就不如直接卖出可转债获取差价盈利了。 举个例子吧~ 某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为5元/股,6年期的固定票面利率为第一年为0.4%、第二年为0.8%、第三年到第六年为1.2%。若以目前市场水平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3%左右,当前的市场价格为100.10元。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可得该可转债当前的纯利率约为1.59%(100.10*[0.4%+1.2%*(1+2.73%)^(n)])>1.6%,高于同期银行定期储蓄收益率。当正股价大于转股价时则可以选择转股。此时按照公式计算,每张可转债可兑换成20张对应数量的股票,因此若当时股价为12.5元/股,共持有可转债20张的话则可转换200/5=40股的股票,而以目前的股价来计算的话每股价值约等于12.5/(1+1.2%)^6=12.372元,也就是说转股后可获股利共计12.37×40-5×20=390元的现金利润+40×12.5=500元的股票增值额。 但是呢,可转债本质上还是一种债券资产,因此当其价格远高于面值的时候风险也是存在的。比如前文案例中的可转债如果在第5年时以134.26元的价格卖出了那此时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5%以上,但此时对应的市盈率已经高达134.26/5/1.2=17.5倍!这个数值远远超出了同行业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以及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面临着转股失败的风险从而被强行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