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谁指出?

尚轶欧尚轶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莫名其妙,不过我猜题主可能想问的是著名的“大滞胀”论吧。 “大滞涨”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面临的困境。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有四种状态:繁荣、衰退、萧条以及危机(凯恩斯将之区分成完全失业和充分就业两种情况)。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在于假定市场总是出清的,也就是说供求总会达到均衡点,因此凯恩斯主义在解决通胀还是通缩的问题上显得无疾而终。

1973年发生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飙升至两位数,欧美各国纷纷实行高利率、紧财政以遏制通胀。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通货膨胀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涨越高,到74年底已经超过了20%。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陷入迷茫之中 ,凯恩斯本人如果地下有知定会懊悔自己当年怎么没有把“通缩”也列入四种状态的清单里面。

70年代的美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压力: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外部则饱受石油危机的煎熬。当时美国政府内一部分人在思考是否要引入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后来被称为“量化宽松”),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凯恩斯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政府不要插手经济活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一位名叫奥斯特的学者写了一篇短小精干的文章《货币和非均衡》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放弃凯恩斯主义那个永远正确但在此时却行不通的教条,另起炉灶。

Oster认为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其自身的局限。他建议采取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即无论通胀有多高,央行都不会主动出手干预,而是让市场自行其是,自动调整。至于央行能做的只是在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比如通缩威胁到了经济增长,或者在极端情况下为了防止银行信用风险爆发而采取一些紧急措施。 Oster的方案得到了鲍莫尔的支持,两人一同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长一点的论文对“中性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一观点随即在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如此,凯恩斯主义那一套在当时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

直到里根总统时期,为了摆脱滞胀的困扰,他推行了一整套的供给学派的观点,其中包括大幅度减税和提高资本收益以刺激投资,同时维持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才最终走出了滞胀的阴影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